不同波长的激光有什么?

激光美容 0

一、不同波长的激光有什么?

激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谱可大致分为:

(1)无线电波——波长从几千米到0.3米左右,一般的电视和无线电广播的波段就是用这种波;

(2)微波——波长从0.3米到10^-3米,这些波多用在雷达或其它通讯系统;

(3)红外线——波长从10^-3米到7.8×10^-7米;

(4)可见光——这是人们所能感光的极狭窄的一个波段。波长从780—380nm。光是原子或分子内的电子运动状态改变时所发出的电磁波。由于它是我们能够直接感受而察觉的电磁波极少的那一部分;

(5)紫外线——波长从3 ×10^-7米到6×10^-10米。这些波产生的原因和光波类似,常常在放电时发出。由于它的能量和一般化学反应所牵涉的能量大小相当,因此紫外光的化学效应最强;

(6)伦琴射线—— 这部分电磁波谱,波长从2×10^-9米到6×10^-12米。伦琴射线(X射线)是电原子的内层电子由一个能态跳至另一个能态时或电子在原子核电场内减速时所发出的;

(7)伽马射线——是波长从10^-10~10^-14米的电磁波。这种不可见的电磁波是从原子核内发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或原子核反应中常有这种辐射伴随着发出。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对生物的破坏力很大。由此看来,激光能量并不算很大,但是它的能量密度很大(因为它的作用范围很小,一般只有一个点),短时间里聚集起大量的能量,用做武器也就可以理解了。

二、不同波长下吸光度怎么换算?

它们的关系满足朗伯——比尔定律:A=lg(1/T)=Kbc。

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是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物质对某一波长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其液层厚度间的关系。

比尔—朗伯定律数学表达式及解释

A=lg(1/T)=Kbc

  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透光度),是出射光强度(I)比入射光强度(I0).

K为摩尔吸光系数.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

  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单位为mol/L,b为吸收层厚度,单位为 .(b也常用L替换,含义一致)

三、不同波长激光有什么区别?

激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谱可大致分为:

(1)无线电波——波长从几千米到0.3米左右,一般的电视和无线电广播的波段就是用这种波;

(2)微波——波长从0.3米到10^-3米,这些波多用在雷达或其它通讯系统;

(3)红外线——波长从10^-3米到7.8×10^-7米;

(4)可见光——这是人们所能感光的极狭窄的一个波段。波长从780—380nm。光是原子或分子内的电子运动状态改变时所发出的电磁波。由于它是我们能够直接感受而察觉的电磁波极少的那一部分;

(5)紫外线——波长从3 ×10^-7米到6×10^-10米。这些波产生的原因和光波类似,常常在放电时发出。由于它的能量和一般化学反应所牵涉的能量大小相当,因此紫外光的化学效应最强;

(6)伦琴射线—— 这部分电磁波谱,波长从2×10^-9米到6×10^-12米。伦琴射线(X射线)是电原子的内层电子由一个能态跳至另一个能态时或电子在原子核电场内减速时所发出的;

(7)伽马射线——是波长从10^-10~10^-14米的电磁波。这种不可见的电磁波是从原子核内发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或原子核反应中常有这种辐射伴随着发出。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对生物的破坏力很大。由此看来,激光能量并不算很大,但是它的能量密度很大(因为它的作用范围很小,一般只有一个点),短时间里聚集起大量的能量,用做武器也就可以理解了。

四、激光的波长和能量是成正比的?

E=hc/λE为能量,单位为kJ;h为普朗克常量,单位为h=6.62606896(33)×10^(-34) J·s或者h=4.13566743(35)×10^(-15) eV·s;c为光速,单位为c=3.153×10^8m/s;λ为波长,单位为μm.所以成反比,波长越短代表聚焦点越小,聚焦点越小在那个光点上的能量就越大

五、不同波长的激光,适用的对象有哪些不同?

激光打标机和激光雕刻机的最基本原理就是激光能量促使材料发生改变或者汽化从而形成明显的标记。

但是人们往往忽略的是这种效果的好歹与激光波长对材料的关系,并非所有的材料都是能吸收全部激光波长的,就是说并非一种激光波长都适宜于全部材料的,根据激光加工与材料科学的研究来看: 四类激光波长的适用对象:

1. IR系列(1064nm or1053nm):金属,塑料,聚碳酸酯,酚醛塑料,ABS,氧化/着色材料;

2. 绿光系列(532nm or 527nm):高反光金属(铜/黄铜),陶器,箔片,塑料,硅,合成物等;

3. 紫外/深紫外系列(355,351,266,263nm):玻璃,组织材料,尼龙,聚乙烯等塑料品;

4. CO2系列(10600nm):玻璃,木块, 橡胶,皮革,纸板,PVC

六、激光按照不同的波长可以分为几种?

激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谱可大致分为:

(1)无线电波--波长从几千米到0.3米左右,一般的电视和无线电广播的波段就是用这种波;

(2)微波--波长从0.3米到10^-3米,这些波多用在雷达或其它通讯系统;

(3)红外线--波长从10^-3米到7.8×10^-7米;

(4)可见光--这是人们所能感光的极狭窄的一个波段。波长从780-380nm。光是原子或分子内的电子运动状态改变时所发出的电磁波。由于它是我们能够直接感受而察觉的电磁波极少的那一部分;

(5)紫外线--波长从3×10^-7米到6×10^-10米。这些波产生的原因和光波类似,常常在放电时发出。由于它的能量和一般化学反应所牵涉的能量大小相当,因此紫外光的化学效应最强;

(6)伦琴射线--这部分电磁波谱,波长从2×10^-9米到6×10^-12米。伦琴射线(X射线)是电原子的内层电子由一个能态跳至另一个能态时或电子在原子核电场内减速时所发出的;

(7)伽马射线--是波长从10^-10~10^-14米的电磁波。这种不可见的电磁波是从原子核内发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或原子核反应中常有这种辐射伴随着发出。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对生物的破坏力很大。由此看来,激光能量并不算很大,但是它的能量密度很大(因为它的作用范围很小,一般只有一个点),短时间里聚集起大量的能量,用做武器也就可以理解了。

七、波长单位换算?

波长的单位是米(m)。波长λ等于波速u和周期T的乘积,即λ=uT。传播式中u的传播速度的单位为m/s(米/秒),波长λ的单位为米。

波长是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就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相邻两个振动位相相差2π的点之间的距离。波长(或可换算成频率)是波的一个重要特征指标,是波的性质的量度。

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在波的图形中两个相对平衡位置之间的位移。横波与纵波的波长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

在横波中,波长为相邻两个相位相差2π的点的距离,通常是相邻的波峰、波谷或对应的过零点。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对于横波,相邻的两个波峰或相邻的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在纵波中,波长为相邻两个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

八、激光的波长?

人眼可以明显区分的激光的波长基本上在400nm-700nm之间。激光波长越短,其色彩越偏蓝紫色,直到紫外,人眼就看不见了;而波长越长,其色彩越偏向红色、直到红外,人眼看不见,人眼对波长550-570nm附近的绿、橙、黄的光最为敏感。所以,在可见光范围内,可以把波长理解为对色彩的一种数字化标识。

九、激光的波长。频率?

激光频率范围是:3.846*10^(14)Hz~7.895*10^(14)Hz;而激光的波长=光速/频率 ,所以也是一个区间范围。不同的激光的中心频率不同,而且有的激光器的中心频率还可以调。但是不存在又是红光又是绿光的激光,一个激光只有一个中心频率。

十、激光最长波长?

激光波长可覆盖从微波到X射线的广阔波段。按工作方式分,有连续式、脉冲式、调Q和超短脉冲式等几类。大功率激光器通常都是脉冲式输出。各种不同种类的激光器所发射的激光波长已达数千种,最长的波长为微波波段的0.7毫米,最短波长为远紫外区的210埃,X射线波段的激光器也正在研究中。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